新聞動態
News
-
一部電影,一個畫面:教父(1972)
《教父》(1972)。多年來它一直是我摯愛的“最佳電影”。盡管部分原因是它的“酷”(在那么多有力競爭者,如《公民凱恩》(1941),《北非諜影》(1942),《阿拉伯的勞倫斯》(1962)或《亂世佳人》(1939)當中,教父絕對是最酷的一部,尤其是對于一個少年來說)。無可否認,它是一部不朽的電影作...
2014-05-13Detail >> -
追隨電影大師腳步:史蒂文·斯皮爾伯格(一)
那些成功的電影導演總會被貼上“天才”的標簽。不錯,他們腦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藝術造詣豐富了我們的生活。但是我們也不需要特意抬高他們地位,而以沒有天分為借口,放棄努力。要知道其實他們比平常人付出的努力更多。斯皮爾伯格的成功毋庸置疑。那么借鑒他的成功之處也許能少走些彎...
2014-05-08Detail >> -
舌尖2《心傳》幕后故事-那個神奇的航拍長鏡頭
第二集《心傳》,猶如一部舌尖上的江湖,刀光劍影,聞琴習武,一代宗師。把一部美食紀錄片,拍成黑幫片+武俠片,表達的卻是文化的心授傳承,不得不給本集導演陳磊,一個贊!很多人都對第18分鐘掛面故事里,結尾那個唯美的長鏡頭印象深刻,紛紛詢問我是如何拍攝的?拍了幾遍?而我想說的是,這...
2014-05-07Detail >> -
侯孝賢聊他的場面調度——侯孝賢電影講座節選
有些同學就說希望聊一些具體的,那我們可以放一些片斷,比如像場面調度。你們只要看過《海上花》的話,那是我第一次用軌道拍長鏡頭,就是跟李屏賓合作的第一次,用長鏡頭呈現的。為什么要談這個所謂的長鏡頭跟場面調度呢?基本上因為人們一般對固定的鏡頭擺在那邊已經很煩了,你說長鏡頭,...
2014-05-07Detail >> -
《紙牌屋》攝影指導拍攝專訪---看西方一線影視劇制作
隨著兩季紙牌屋的播出,它已成為最近幾年較好的連播劇。攝影指導Igor Martinovic,他是在第二季中加入紙牌屋團隊,與多個導演合作共拍攝了13集。在訪談中,依然是談到用光,談到藝術創作的態度。另外,訪談中我們可以窺探很多美劇先進的制作流程。對于現在國內熱火朝天的開始自制網劇的情...
2014-05-07Detail >> -
"舌尖2"導演建議別只盯美食:展現美食背后中國人
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2》開播以來紛紛擾擾的“美食與人物之爭”,終于得到了總導演陳曉卿的正面回應。在昨晚舉行的《舌尖2》團隊與北大師生交流會上,陳曉卿表示,“從第一季開始,我們確立的主題就決定了食物只是出發點,重點是通過食物展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?!? 昨晚,《舌尖...
2014-05-07Detail >> -
《歸來》拒為戛納電影節改檔期 導致無緣主競賽
《歸來》僅作為參展影片展映的消息一經曝出,記者們第一時間聯系到《歸來》片方、樂視影業總裁張昭。被問及為什么最終作為展映片亮相戛納,他表示這是他與《歸來》的歐洲發行商、戛納選片人以及導演商議的結果。原來,根據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要求,凡是參與主競賽單元的影片,必須是在戛...
2014-05-06Detail >>